液體受外力作用移動時,液體分子間產(chǎn)生內(nèi)摩擦力的性質(zhì),稱為粘度。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較低。它是潤滑油的主要技術指標,粘度是各種潤滑油分類分級的依據(jù),對質(zhì)量鑒別和確定用途等有決定性的意義。
我國常用運動粘度、動力粘度和條件粘度來表示油品的粘度。測定運動粘度的標準方法為GB/T 265、GB/T 11137,即在某一恒定的溫度下,一定體積的液體在重力下流過一個標定好的玻璃毛細管的時間。粘度計的毛細管常數(shù)與流動時間的乘積就是該溫度下液體的運動粘度。運動粘度的單位為m2/s,通常實際使用單位是mm2/s。國外相應測定油品運動粘度的標準方法主要有美國的ASTM D445、德國的DIN 51562和ISO 3105等。
某些油品,如液力傳動液、車用齒輪油等低溫粘度通常用布氏粘度計法來測定。我國的GB/T 11145、美國的ASTM D2983和德國的DIN 51398等標準方法。
粘度是評定潤滑油質(zhì)量的一項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標,對于生產(chǎn),運輸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義。在實際應用中,絕大多數(shù)潤滑油是根據(jù)其40℃時中間點運動粘度的正數(shù)值來表示牌號的,粘度是各種設備選油的主要依據(jù);選擇合適粘度的潤滑油品,可以保證機械設備正常、可靠地工作。通常,低速高負荷的應用場合;選用粘度較大的油品,以保證足夠的油膜厚度和正常潤滑;高速低負荷的應用場合,選用粘度較小的油品,以保證機械設備正常的起動和運轉(zhuǎn)力矩,運行中溫升小。測定不同溫度下粘度,可計算出該油品的粘度指數(shù),了解該油品在溫度變化下的粘度變化情況,另外,粘度還是工藝計算的重要參數(shù)之一。
粘度的度量方法分為粘度和相對粘度兩大類。粘度分為動力粘度、運動粘度兩種;相對粘度有恩氏粘度、賽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幾種表示方法。
推薦新聞
Recommendation